主頁
 投資組合
 基金/市場動向
 ETF
 強積金/生活理財
 基金工具
 基金篩選器
 基金檢閱
 組別排行榜
 保證基金
 
主頁 > 特稿專輯 > > 正文
10種你必須克服的投資心理弱點
Morningstar Editors 2013-08-02

近年,不少學者試圖以心理學解釋為甚麼人們常會作出違背自己利益的財務決策,更愆生出行為金融學的領域。個人投資者可以透過行為金融學學習識別和糾正投資錯誤,以獲取更大回報。

以下是10種常見的投資心理陷阱:

1. 過度自信  (Overconfidence)
我們都習慣把自己幻想得比現實更聰明能幹。一項調查顯示,有82%的人認為自己在安全駕駛的範疇排名前30%。另一個研究發現,當人們自以為有9成肯定某件事,現實的命中率卻只有約7成。投資者常常高估自己的眼光,認為自己比其他人更有能力找出滄海遺珠。過度自信的投資者會比一般人更頻繁地交易,只是努力不一定換來成果。相反,頻密的買賣會加重交易成本(包括佣金、稅款、買賣差價等),嚴重蠶食回報率。

2. 選擇性記憶  (Selective Memory)
沒有人喜歡記著痛苦的經驗,尤其是咎由自取的錯誤。人類的回憶普遍不太準確,原因是我們會選擇性保留符合自我形象的記憶。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是一種心理學現象,形容當人們同時持有兩種對立的意見、信念或行為,心裡會感到不舒服而以某種方式「糾正」其中一面的想法。一個自視專業的投資者,會在回憶中美化過去的投資失誤——「也許賣出那股票也不致那麼壞吧?」、「也許我們的損失比想像中少。」另一種記憶陷阱,是我們對事件的印象會隨著時間減退,這可能導致投資者過度重視股票的近期業績。

3. 自我設限  (Self-Handicapping)
與過度自信完全相反,自我設限的人會預先想好大堆為失敗開脫的理由。譬如總有人會在球賽開始前說自己腳踝受傷,若表現欠佳,可以此原因交代。自我設限的投資者會預先想好投資失利的理由,譬如是承認自己花在研究股票的時間大不如前,雖然這很可能並非事實。

4. 損失規避  (Loss Aversion)
很多人會不能自拔地把焦點放在虧損的投資上,甚至因此忽視整體投資組合。損失的痛苦往往比賺錢的快樂來得強烈。很多投資者因為不願承認失敗,因此抗拒賣出正在虧損的股票。反而不少人樂意「止賺」,即使賣得太早,也至少能帶著勝利者的姿態離場。

5. 既付成本  (Sunk Cost)

既付成本」就是無法收回的成本,理論上不應該影響決策。譬如當你購買昂貴的話劇門票後,才得悉這演出劣評如潮,理性的做法是按你現在的意願選擇去或不去,買門票的錢反正已不能退回,不應左右決定。但現實中很少人可以不理會既付成本——不少投資者即使明知手上的股票難以翻身,仍會因為捨不得過去付出的時間或金錢而繼續持有。


6. 下錨傾向  (Anchoring)

如果你要一個紐約居民估計芝加哥的人口,他們會以紐約的人口為基礎,然後將數目下調。同樣地,如果你要一個芝加哥居民估計另一個城市的人口,他們就會以芝加哥的人口為基礎,再上調或下調數字。在估計未知數時,我們常會以自己知道的事為「錨」。投資者在預測股票走勢時,多半會以公司的短期盈利為錨,導致分析過份強調近期表現。

7. 確認偏見  (Confirmation Bias)
人們傾向更重視自己早已相信或對自己有利的信息。舉例說,如果投資者購買了醫療保健行業基金,就很可能會對此行業的正面信息特別上心。

8. 心理賬戶  (MentalAccounting)
我們會在心裡把現實中的收入及支出劃分到不同的「賬戶」中。譬如,這筆是孩子將來的大學學費,那筆是為退休準備的積蓄,這類賬戶內的錢絕不能跟享樂消費賬戶的錢混為一談。心理賬戶有助我們理性地消費。但如果我們把支出或收入錯誤分類,心理帳戶就可能引導我們作出非理性行為。以退稅為例,退還的稅款本來是勤力工作換來的收入,理應如常儲起或謹慎使用。但現實中很多人卻會把退還的稅款視為額外的獎勵而輕率花掉。

9. 框架效應  (FramingEffect)
框架效應指出一個(通常沒甚意義)的參考基礎如何影響我們的決定。假設你決定購買一件500元的電器,就在付款之前,你得悉鄰街商店的同款電器只售400元,這時你很可能會到鄰街店舖走一趟。然而,如果你本來買的是5,000元的電器,你就未必會為了節省100元而走到另一條街。我們傾向以相對價值而非絕對價值來看待折扣。

10. 羊群效應  (Herding)
投資者常會受股票經紀或媒體的影響而作出投資決定。因為假設他人比自己有更多信息而跟從其投資貼士,是典型的羊群效應行為。然而很多時候,一隻股票獲股評人或媒體高度關注,都是因為該股票過去有優良表現,而非相關業務有所改善。